心理账户与股票投资
作者 : 吴波    2019-07-08 13:43:13

“心理账户”这个概念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萨勒教授提出来的,是指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评价,追溯经济活动的时候,会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由于人们对金钱的来源、保存地点和如何使用的认识不同,对金钱支配方式也会大不相同。通俗的说,我们心里面对每一件事物,都会有一个无形的“心理账户”。


有一个关于心理账户的经典案例:

情况1,你花了1千元在线买了一张音乐会门票,但你在去的路上,发现票丢了,这时售票处仍在售票,你会再买一张吗?

情况2,还是这场音乐会,票价1千元,你拿着现金去现场买票,但你在去的路上丢了1千元现金,此时你口袋里钱仍然充足,你会继续买票听音乐会吗?

实验结果是,多数人丢了票,就选择回家;如果丢了钱,就会接着买票听音乐会。

为什么会这样?从真实账户来看,无论是丢票还是丢钱,两种情况明明是一样的,口袋里都是少了1千元。

这种行为差异其实就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当人们要去听音乐时,心理就会创建一个音乐会账户,账户中音乐会的享受价值是门票1千元。

在情况1中,丢了门票,如果再买一张门票,那么音乐会心理账户的成本就变成了2千元,这时超出了音乐会带来的享受,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回家,不愿意再买票。

在情况2中,丢了1千元现金,这个损失是放在现金这个心理账户中的,并没有和音乐会的心理账户相关联。所以丢了现金并不会影响你去听音乐会。在音乐会的心理账户中,价值还是1千元没有变。

 

在消费行为学中,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人们在行为决策时常常偏离基本的“经济人”理性原则。我们经常会飞快地花光从某些途径得来的钱,比方说礼金、奖金甚至彩票得到的百万大奖,而过分地看重诸如定期存款、基金或者是为退休准备的保险,采取过于保守的投资策略。这证明了人在金钱面前是非理性的,人们会为不同来路的钱建立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是不一样的。

 

在投资行为学中,“心理账户”极大的影响着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习惯。股票的涨跌理论上赚的亏的都是我们的资金,这涨跌的部分实际上是没有差异的,但是投资者会将浮亏的股票和浮盈的股票分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划上了严格的界限。一般说来,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在账面盈利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这是市场馈赠的意外之财,即使是回调也能接受,万一继续上涨了呢?涨的部分算是额外收入,即使亏了也不会太难受,他们对待这个所谓账户中的钱与对待自己的本金完全不同的。当账户浮盈30%的时候,他们大概率会选择搏一搏,即是浮盈部分出现了亏损,带来的痛苦也不会有本金亏损带来的痛苦大。

在面对账面不断亏损的时候,我们常以账面浮亏来安慰自己。当账户浮亏的时候,他们大多数会选择继续持有,期待回本。一旦真的割肉,那就变成了实际亏损。而实际亏损在心理账户中感觉更加真实,也就更加让人痛苦。

“心理账户”如何影响股票投资?总结一下,大概有几种类型:

第一,赚钱拿不住,亏损不止损。稍有盈利即急于兑现,经常拿不住牛股;越是亏损,越是不愿止损等等,这就是“心理账户”的典型影响。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交易者却不肯止损?这是因为关闭一个正在亏损的账户心里非常痛苦。而在股票上涨时,投资者常常拿不住牛股,原因在于,关闭正在盈利的账户非常愉快。

第二,买卖之前设置参照点。对下跌的股票,常倾向于依据买点为参照点,没有盈利坚决不卖,最后深度套牢。对于盈利的股票,往往以最近价格为参照点,涨了卖掉,跌了不卖。盈利过程中,参照点经常在变化,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盈利账户,与先前的盈利账户分开,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理愉悦感。下跌过程中,参照点移动较少,先前的亏损与未来的亏损整合在同一账户中,以此降低损失带来的痛苦感。

第三,摊平成本,越跌越买。有许多投资者常常在高位买入热门股,然后在热门股明显退潮时不断补仓,以求摊低成本。通过降低账户持仓成本以及亏损的百分比,可以降低实际亏损金额带来的心理压力,以谋求反弹之后快速解套。然而实际中经常会出现越补越跌的情况,实际亏损也会越跌越多。

 

所以,聪明的投资者,需要了解和学习“心理账户”对于人类决策行为造成的影响,在做出重要的投资或者消费决策前,应意识到到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尽量提高理性决策的能力。实践中,股票投资要注意避免心理账户对自己决策的影响,比如用一致的标准确定投资行为、资金相对集中、减少操作频率、追求账户总盈利、确定合理参照点,等等。